近一周,济南市莱芜人民医院肛肠科接诊了5位“胃石”相关的患者,患者的年龄在51至73岁不等,发病前他们有着相似的胃部不适,胀痛等症状,在胃镜检查中都发现大小不等的胃石以及胃溃疡。
根据经验,肛肠科团队检查前后询问他们“是不是吃了柿子?”他们听后纷纷摇头,接着问道:“是不是吃了山楂?”,患者们都非常惊诧:“山楂也能导致胃石?!”
病例回放
57岁的王女士来我院就诊时面色惨白,痛得直不起腰,问诊后得知,前一晚她吃了20来颗山楂。“最近新上市了一款新品种山楂,口味偏甜、口感较好,我不知不觉就吃了那么多。再说,大家都说山楂是助消化的,吃多了也没事。”王女士回忆起当晚的事,心里还是很疑惑:“我知道柿子不能多吃,但山楂怎么可能也会闯祸呢?”
肛肠科团队随即为其安排了胃镜检查,检查报告证实了医生的推断。王女士的胃内不仅有多发溃疡,还在短短2天内形成了巨大胃石,占据1/2胃体。幸运的是,王女士胃石形成时间较短,通过内镜下圈套分割结石并结合后续药物治疗,复查胃镜“胃石”已消失无踪,恢复健康的王女士十分开心。
很多人觉得山楂开胃,就容易多吃。殊不知,这却是胃石形成的主要诱因。

山楂富含的鞣酸,在胃酸的作用下,容易生成一些不易溶解的沉淀物,这就是坚硬的胃石。人体的胃就像一个大口袋,两头连着食管和肠道,一般大个的胃石滞留在胃内,如果症状较轻,患者不会有明显不适,而胃石一旦卡在肠道弯曲的地方,发生梗阻、穿孔,那就麻烦了。
健康科普
胃石对身体产生的影响
急性型:进食大量柿子、山楂、黑枣等半小时出现症状(如上腹部有沉坠感、恶心呕吐等)。
慢性型:病程超过六个月,症状与消化性溃疡或慢性胃炎相似(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上腹疼痛、反酸烧心、恶性呕吐等)。
由于胃石机械性磨损,促使溃疡形成,也可出现呕血、黑便。
得了胃石,应该怎么办?
及时就医,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如口服小苏打、碳酸饮料、抑酸剂等,并建议流质饮食。
做胃镜检查及胃镜下碎石术,以免出现消化道溃疡、出血、梗阻等并发症。

内科治疗无效时,可考虑采取外科手术治疗。
如何“享受美食,远离胃石”?
✔避免空腹吃柿子、山楂、酸枣、苹果、葡萄、石榴等含有鞣酸的食物。



✔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上述果品。
✔胃动力差、胃排空延迟老年人、反酸烧心严重者及小儿应避免吃上述果品。
✔不要和鱼类、肉类等高蛋白食物一起吃。高蛋白食物在鞣酸的作用下,很容易凝固成块,生成结石。

如果吃完后有不适,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