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响应上级决策部署,缓解呼吸科一床难求的现状,医院临时启用新城重症医学科东区病房,主要收治较重的肺炎患者,他们随时可能转为危重症。随着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增多,重症患者比例也随之加大,为了防止重症发展为危重症,新城重症医学科肩负起治疗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较重患者的使命,对患者进行全方位、标准化、规范化管理,防止重症发展为危重症。其中一种有效的办法就是俯卧位通气。医务人员坚持对每一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进行全方位评估和精细化管理,积极推行俯卧位通气,助力改善患者的缺氧。1月11日科室组织开展俯卧位通气健康教育活动,使其做到应“趴”尽“趴”、应“趴”早“趴”新冠病毒感染以后,很多病人尤其是老年人会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痰多不易咳出等症状,目前俯卧位通气对治疗新冠感染具有积极的作用,俯卧位通气可以通俗理解为“趴着”治病,其主要原理为有效改善通气血流比例,使背侧萎陷的肺泡复张,使肺及气管内分泌物在重力作用下得到良好的引流,利于排痰,显著改善胸闷气短症状。


随后,呼吸科医护人员亲自示范了趴着的四种主要卧位姿势,怎么舒服,怎么趴,饭后1-2小时后趴,分次趴。尽量一天能趴12小时,家中的老人朋友也可以多趴,有条件的可用脉氧仪监测下血氧情况,如果出现胸闷气短,憋喘严重,呼吸困难,血氧低于93%等症状一定要尽早来医院,及时就医。


“这几天上网就看见了很多人说这个‘趴着治病’,可是也不知道是不是早趴早好,也不知道是不是适合所有人。”患者张先生说,“今天咱医护人员讲得非常清晰明了,不明白的地方还能给我们解释一下,真不错。”同样对本次健康教育点赞的还有张女士,她表示,学一点科学的医学知识,还是很必要的。医护人员在百忙之中进行“一对一”授课,让大家心里暖暖的。
据了解,在患者及家属地积极配合下,目前已有多名患者的氧合得到明显改善。近期呼吸科将持续开展俯卧位通气健康教育活动,让更多患者和家属受益。
扬医者之长
解患者之疾
集医护之力
助呼吸通畅
应“趴”尽“趴”
应“趴”早“趴”
愿所有患者早日康复
拥抱健康生活
走进我们
重症医学科(ICU)是我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集中收治全院大手术后或危重病人。主城院区位于病房楼3楼,新城院区位于病房楼5楼。监护大厅装备中央空调、中心供氧、中心负压、空气净化、紫外线循环消毒系统。配备多参数中央监护仪、多功能呼吸机、血气分析仪、心电除颤仪、亚低温治疗仪、吞咽功能治疗仪、气压治疗仪、可视喉镜、支气管镜、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机器、床旁超声等各种高精设备,为危重病人的救治提供重要保障。科室开展机械通气(有创和无创呼吸机的使用)、人工气道建立,包括经皮气管切开术、支气管镜诊疗、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超声诊疗、心输出量监测、镇静镇痛、持续床旁血液净化等诊疗技术。
主城院区医生办
0531—76211070
新城院区医生办
0531—78118807
专家简介

刘 静
医学硕士 副主任医师
急救中心主任
重症医学科主任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山东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诊断学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基层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病理生理学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呼吸疾病介入医师分会委员、济南市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济南市医师协会急救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济南市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临床呼吸内科、急危重症专业20余年。曾多次研修于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擅长呼吸系统疾病、呼吸危重症、急危重症的抢救。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栓塞、胸膜疾病、肺部结核、肺间质纤维化、肺占位性病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深入研究,对胸部影像学检查有独到见解。熟练掌握呼吸内镜的诊疗操作,熟练操作支气管镜下的活检,刷检,异物摘取,肺泡灌洗,人工气道建立,气道管理等诊疗技术。对呼吸危重症、急危重症的抢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中心静脉置管术、人工气道建立(气管插管、经皮气管切开术)、机械通气、血流动力学监测、重症超声诊断、持续床旁血液净化、IABP等重症医学诊疗技术。

孙亚慧
重症医学科副主任
济南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济南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老年康复分会委员、莱芜医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委员
毕业于青岛大学医学院,从事临床工作十余年,先后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山东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进修学习。熟练掌握纤维支气管镜、深静脉置管、连续性血液净化、胰岛素泵控制血糖等技术,擅长急危重症抢救及脓毒性休克、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重症胰腺炎、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的诊疗。先后在《实用糖尿病杂志》发表论文3篇。

宋春美
重症医学科副主任
济南市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诊断学分会肿瘤早期诊断学组成员、山东省亚健康防治协会知识产权分会常委
从事临床工作10余年,曾于山东省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进修学习,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中心静脉置管术、人工气道建立(气管插管、经皮气管切开术)、机械通气、纤维支气管镜操作(气道管理、肺泡灌洗、异物钳取等)、重症镇静镇痛、持续床旁血液滤过等重症技术。对脓毒性休克、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药物中毒等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有丰富经验。